close



  佛家用什麼法器。都是什麼材料的

  一、念盧勝彥

  “念珠”,也稱作“佛珠”、“數珠”、“誦珠”、“咒珠”,昌念佛菩薩聖號或持咒時,用以計數和束心的工具。

  念珠,梵名叫做“缽塞莫”。根據佛經記載,持有念珠的本尊是毗俱胝菩薩。“毗俱胝”在梵文中,是皺眉頭的意思。在佛教中,毗俱胝菩薩代表著大悲者,具有不可抗拒的大威勢力。這尊菩薩額上有眼,有四只手臂,左邊一手舉著蓮花,一手拿著淨瓶,右邊一手結施無畏印,另一手把持的就是念珠。

  念珠是怎麼流傳到僧眾當中去的呢?

  相傳從前有個國王叫毗琉璃,有一次他乞求佛陀,說自己的國家邊遠弱小,連年來又匪寇瘟疫不斷,所以“谷貴民困,我常不安”。佛法這麼深蘊廣大,可是在他的國家裡卻不遍行,希望佛陀能“垂示法要”,指出一條光明之路。佛陀於是告訴他如果想要滅除煩惱,富國強民,那就用香木做一百零八個珠子,貫成一串,隨身攜持,無論行走坐臥,都要在心裡默誦“南無佛陀”、“南無達摩”、“南無僧伽”的法號,每誦一遍,就捻過一粒珠子,“若能滿一百萬遍者,常得斷百八結業,而得無上之勝果,始名背生死流,趣向涅盤。”國王就遵照佛陀的指示去做。這樣,念珠就在信奉佛教的僧眾中流布開來了。

  念珠的粒數,按藏經的記載:最上品的念珠是一千零八十粒(這種念珠,因太長,僅及少數曾僧大德或潛修者使用,以及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使用);上品一百零八粒(密宗行者為一百一十粒);中品五十四粒;下品二十七粒。另有四十二粒、二十一粒、十四粒及淨土宗的三十六粒、禪宗的十八粒等共九種。它的粒數各有其含義:如一千零八十粒的,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個數,而成為一千零八十粒。一百零八粒的,是表示單純的一百零八種煩惱;或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;或一百零八種無量三昧,或本有的五十四位與修證(由修行而得者)的五十四位。五十四粒的,是表示修生(既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種境界,與修證同)之五十四位。四十二粒的是住、行、向、地等菩薩乘之階位。二十七粒的是表聲聞之二十七賢聖。二十一粒的是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生之十地及佛果。十四粒的,是代表《仁王經》所說的十四忍(三賢、十聖加正覺)。其余三十六、十八等粒數的,有的是為攜帶方便,是一百零八數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;有的則是外德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,別無其他深義。

  關於念珠的材質,佛教典籍中的說法並不一致,舉凡金、銀、銅、鐵、玉石、珠寶、木材、草籽等等,幾乎各種材質都有所羅列。據說,按照佛教中的三部、五部之差別,所用念珠的材質是不一樣的。如五部就認為,佛部用菩提子,金剛部用金剛子,寶部用金或各種珠寶,蓮花部用蓮花子,羯摩部用種種具有和合意味的珠子,等等。其中,以菩提子為最勝。材質的差別表示了念誦功德的差別。《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》中說,每誦掐一遍,鐵珠得福五倍,銅珠得福十倍,珍珠珊瑚等得福百倍,木榀子得福千倍,蓮子得福萬倍,陀羅法叉得福百萬倍,開烏盧拖羅怯叉得福千萬倍,水晶得福萬萬倍,要是用菩提子為念珠,就不用念誦法號了,因為只要持有此珠者,就已經等同於念誦諸佛咒了,當然是得福無量了。

  另外,念珠的制造也是有規定的,規範的念珠有著母珠和記子的區別。一般母珠為金珠,記子為銀珠,也可根據材質的不同來決定母珠和記子的材質。

 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,拿念珠的方法是:將念珠展開,右手四指下托,念佛或持咒時,從母珠(最大的那一粒)旁的第一珠起,拇指下掐,一句一珠,或一咒一珠,掐輪到母珠時,即刻由左向內轉過頭來,再從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,千萬不要跨越或直掐而過母珠。經雲:“不應越母珠,驀過越法罪。”因為繩線代表觀音,母珠代表彌陀。

  二、蒲團

  蒲團是人們最常見到的佛家法器,寺院裡的僧人在朝幕課誦或進行各種儀禮時,都是用蒲團席地而坐。在寺院中,還會准備一些蒲團給前來燒香拜佛的人用。應該說,廣義上的蒲團並不是佛家的專有用具,但是,佛家使用蒲團卻有著自己的緣由。

  相傳,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坐在吉祥草鋪成的蒲團上悟道的。佛祖決定舍棄王位,出家修行以普度眾生。一天,他來到一棵蓽缽羅樹下,采集了很多吉祥草鋪在地上,盤腿而坐,發誓一定要悟出解脫之道。終於在一天黎明,他戰勝了最後的煩惱魔障,徹底覺悟,成了佛家之祖。

  據說,佛祖坐用的吉祥草是一種蘭花的莖葉,因為這種吉祥草很難尋,所以後來的僧眾們就用“蒲”來編織成厚而圓的墊子,當做修行禮拜的坐具。

  蒲是一種水草,有一種清香的氣味,所以又叫真佛宗做“香蒲”。蒲草蓬松柔軟又透氣,用它編織成席、墊來坐臥使用,既舒適爽快,又可以隔除地氣。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,蒲團的材質和形狀都有了很大的改變。現在的蒲團大多是用布料做外套,填充進棉花、木棉或泡沫塑料等柔軟物做成的。它的形狀也不再僅限於圓形的,出現了方形或長方形的蒲團。一般來說,蒲團厚約十釐米,大小約七十二釐米,總之以能夠全身盤腿穩坐為宜。

  佛家使用蒲團主要是用來坐禪和禮拜。佛家使用蒲團進行禮拜的方法也不盡相同,如佛部、蓮花部、金剛部等都各有其法。那麼普通信眾怎樣使用蒲團來進行禮拜呢?

  普通信眾既然步入寺院燒香拜佛,就應該按照佛家的規則來使用蒲團。一般來說,大殿佛像前面總是擺有三個蒲團,正中央的蒲團是給方丈、住持等大法師專用的,切不可隨意在上進行禮拜。應該向兩旁的蒲團,分男左女右去拜用。

  禮拜的方法也與俗制不同。首先要肅立,合掌於胸前,收束雜念,瞑目觀想規定經文或所拜事由。然後先伸右掌按於蒲團中央,左掌仍舉不動,雙膝隨之跪於蒲團上,再以左掌按於蒲團的左前方,右掌從中央移蓮生活佛向右前方,兩掌相距約六寸余,這就是平常所說的“兩把半”。然後以頭叩於兩掌間的蒲團上,手掌隨著向外翻轉,使手心向上,意思是用兩手來承接佛足,以求佛的福慧,這樣五體投地的樣式,就是頭面接足禮。完成以後,兩掌要握拳向內翻下,頭離蒲團,右掌回於蒲團中央,左掌收回胸前,右掌將身撐起,與左掌重新合於胸前,同時兩膝起立,合掌如拜前狀態。這樣就算完成了一拜。按照佛制,禮佛至少要三拜,根據個人情況不同,也可多拜。不過如果要多拜,就必須以三數疊加,如六拜、九拜、十二拜等等。這還不就算完了,叩拜之後還有一禮,就是要以兩手相合豎直,這叫做“定印”,緩慢鞠躬,將雙手移至腹部,將右掌置於左掌之內,形成拳式,再從下向上舉於眉齊,再徐徐返回胸前合掌,這叫做“問訊”。最後垂首退步,離開蒲團,這樣才算完成了禮拜的全部程序。

  三、木魚

  木魚很早就已傳入我國,但見於記載較晚。最初僅在佛教中用於“梵唄”(佛教歌曲)的伴奏,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。木魚是佛教用來警示僧眾勤習佛法,日夜誦經,消釋懈惰,以覺悟成道的重要法器。因為佛教認為魚晝夜不眠,遂取其精神,刻木為魚,以警戒眾僧日夜修行不止。後在佛教的法事中廣泛應用,以為可直抵地獄與虛空。

  在佛教的典故中,還有一個關於木魚的傳說。

  據說,唐代高僧玄奘大師取經歸來時,在半路上遇到一位中年男子,男子心地善良,篤信佛教,見到玄奘法師飢渴勞累,就把法師讓到家中,供其齋飯。這位男子的前妻早年去世,留下一個兒子。可是後妻進了家門後,背著男子對孩子百般虐待,後來竟把孩子扔進了河裡,被一條大魚吞食。恰好那天男子給玄奘做飯時,為其買了一條大魚,因為當時僧人可以吃“三淨肉”,不是自己殺的、不是為自己殺的、自己沒看見宰殺的肉就可以吃。男子將魚買回來,在剖魚的時候,從魚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兒。玄奘大師說:“這正是此兒夙願把持佛律中不殺戒的因果報應,所以雖被魚吞,卻得不死。”男子說:“那怎麼樣才能報答魚恩呢?”玄奘大師告訴說:“魚為救孩而犧牲,應該用木雕成魚形,懸於佛寺之中,每逢齋飯時敲擊,以此可報大魚之德。”據說,這就是中國佛寺中使用木魚的由來。

  木魚一般多選桑木或椿木制作,把一整塊木料雕刻成魚張巨口狀,外形限團魚形,然後把中間挖空,在頭部、尾部、鱗甲等部分漆上黑漆,押上金箔,其余部分漆上紅漆,以圓頭小木槌擊奏發音。大型木魚一至六尺長,小型木魚三至五寸長不等。

  佛教寺院中使用的木魚分為兩種:

  一種是長木魚,雕刻成魚形或龍頭魚身形。這種長木魚往往懸掛於齋堂或庫房廊外,作為集合僧眾之用。因為它與民間樂器“梆子”的形制、發音都極相似,所以稱為“魚梆”。又因為它常常是在齋飯時敲擊,所以也叫做“飯梆”。在佛教寺院中,長木魚大都是頭向山門懸掛的。

  另一種是圓木魚,形狀類似於一邊塌陷的饅頭,高的一端挖空成青蛙嘴,矮的一端淺雕成二魚或二龍戲珠狀,尾部盤繞於木魚的腰身之上。圓木魚是在僧眾贊詠誦經時,敲擊拍節,以調和音調和節奏的,同時也可防止大家昏怠,以時時振奮精神。

  寺院中的圓木魚大小不等,有各種規格。一般大些的圓木魚都是放在案上或架上敲擊的,小些的圓木魚則是用手執持敲擊的。小圓木魚的敲擊手法是:不敲的時候,雙手捧持,魚椎在外用兩食指和兩拇指夾住,其余六指托住魚身;敲擊的時候,左手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執魚,右手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執椎,魚椎頭和魚身頭向上相對,兩手如合掌,稱為“合掌魚子”。

  佛教中設立木魚,用途是很多的。

  首先,木魚主要是用來在僧眾贊誦時整和聲調節奏的,類似於樂隊中的指揮。又因為還取魚類目不闔睛,晝夜精進,以激勵僧眾不斷用功的意義。所以,木魚在敲擊時要輕重緩急平穩恆定,富有節奏感,根據需要,由緩入急,逐漸加速。

  其次,木魚有集合僧眾的作用。佛經中說,自有木魚出現,“其後,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魚鼓集合大眾。”現在,木魚有時也在僧眾齋飯時敲擊,《百丈清規》中說:“齋粥二時長擊二通,普請僧眾長擊一通,普請行者二通。”

  再次,木魚還用來打更報曉。佛經中記載:“每日交五更,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,循行報曉。”

  最後,木魚也是比丘們在出外乞食化緣時,不斷敲擊,以提醒俗眾廣發慈悲心的工具。

  四、淨瓶

  淨瓶是佛家僧眾生活中的普通法器,是比丘游方隨攜的生活用具。淨瓶在梵語中叫做“軍持”,多以瓦瓷或金屬制成,形狀底高頸長,周身鏤刻有精美的花紋圖案。淨瓶是僧眾用來儲水的器具,供飲用和灑淨之用。

  在佛教裡,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比丘就應該游歷四方,研習佛法,靠乞食為生。比丘在游方乞食的時候,難免會遇到沒有水的地方,或者有水卻污濁有蟲,因此“佛知制戒”,就讓他們隨身攜持淨瓶自帶用水,以便維持生存,安身立命。

  五、缽

  在梵語中,缽是缽多羅的簡稱,又稱為缽盂、應法器、應量器。缽盂是常見的佛家法器,是僧人吃飯的食器。其種類有鐵缽、瓦缽之別,持缽行乞為“托缽”。由於比丘缽以應受他人的飲食,故缽又稱為“應器”。

  按照佛教傳說,缽盂是釋迦牟尼用神力合成的飲食用具。據佛經記載,佛陀成道七天以後,一直沒有吃飯,這時候恰好有提謂、波利的兩位商人獻上面蜜。佛陀心想,過去的諸佛都是用缽盂來受施的,可是我沒有缽盂怎麼辦呢?四天王體悟到了佛陀的念想,就來到須安山上,分別從石中采集了自然之缽,拿來獻給了佛陀。佛陀又想,四個缽盂怎麼使用呢?於是他就把四個缽盂疊放在左手之中,右手按於其上,發動神力使其合為一體。據說,佛陀的這個青石之缽,它的大小可容三鬥,它的重量是比丘們拿不動的,只有佛陀的侍者如阿難等,因為身力強大又借助於佛陀的威德,才能夠執持。所以,在佛教戒律中,石缽就是佛缽,只有佛才能使用,其他人是不能使用石缽的。

  由於托缽的本尊是佛陀,因為佛家對於缽盂制作的律制是非常嚴格的,對缽的體、色、量都有規定。缽只能用鐵和泥來制作,鐵制的缽稱為鐵缽,泥制的缽稱為泥缽、瓦缽、土缽。律制禁止使用金、銀、銅、雜寶、琉璃、木、石等物來制作缽盂。缽的顏色,一般只能是“黑、赤、灰”三色,其中以黑色和赤色為主。鐵缽當然多是黑色的了,泥缽則應燒制熏染成紅褐色,如果燒成灰色的了,也還是可以使用的。律制規定缽不能熏染成其他雜色。

  缽分大、中、小三種,也稱為上缽、中缽、下缽。據佛經記載,缽的容量“大者可受三鬥,小者可受半鬥,中者比量可知。”上缽可盛九十兩飯,大約二升;下缽可盛三十兩飯,不到一升;中缽介於二者之間。

  缽盂的形狀呈矮盂形,腰部凸出,缽口缽底中心收縮,直徑比腰部短。這種形狀可以使盛的飯菜,不易溢出,又能保溫。

  戒律中規定比丘不得儲存多缽,護持缽當如護持自己的眼睛一般,應當常以澡豆洗淨除去垢膩。

  為了攜帶和使用方便,缽盂還有一些附屬隨物。

  佛經中記載,有佛教文物用品些比丘用缽盛飯,結果放在地上翻倒了,佛陀見了以後說:“你們可以用銅、鐵、牙、角、瓦、石、材、木等物,做個支架,也可以用些草墊在下面。”於是缽盂就有了支架,這個支架就叫“缽支”。光有缽支還不行,有些比丘在托缽而行的時候,非常不便,跌倒後常使缽盂墜破。佛陀又說:“在行路時就不要用手托著缽盂了,應該做一個缽袋來盛缽盂。”這樣缽盂又有了缽袋,也可以叫“缽囊”。

  缽盂、缽支、缽袋形成了缽的全部,是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備之物,不可一日或缺的。

  六、佛鐘

  鐘是寺院為報時、集合大眾時而敲擊的法器。俗話說的“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”,就表明了鐘和寺院生活的緊密聯系。

  現在寺院的鐘多為青銅或鐵制成的。在印度佛教中,鐘原是木制的,叫做“犍椎”或“犍稚”。據佛經記載,七月十五,是比丘夏安居圓滿而增長戒腊的日子,稱為受歲日。於是佛陀就告訴侍者阿難,在露地上速擊犍椎,以召集僧眾。阿難隨即升上講堂,手持犍椎說:“我今天來擊此如來信鼓,凡是如來的弟子們,都應該聞聲而普集於此。”從此,鐘就成為佛教寺院中具有標志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。

  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佛教文物用品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patic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